2020-05-07 11:52:2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事业单位根据财政供给模式,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类机构性质。自收自支类是指有生产经营收入,可以自给自足的事业单位,比如宾馆、招待所之类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自身有生产经营收入,但同时承担部分公益服务职能,由财政差额拨款供给的事业单位,比如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承担公益服务职能,没有生产经营收入,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模式,包括各类省市县乡直事业单位,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等。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和行政辅助、支持类职能,不具备从事生产经营、取得收入的职能。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将来也是改革后,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模式。
事业单位改革,受影响最小的就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随职能保留、整合,只是机构形式发生了变化,机构性质、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财政供养等,都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即使要求机构精简,职能相近的单位整合成立,也只是单位发生了变化,岗位发生了变化而已,财政供养形式不会发生变化。
事业单位同否由财政全额供养,主要是由其职能性质决定的。比如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按其职能划分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果其生产经营收入好,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还能上缴财政部分资金,那么它的差额供给的比例就是0;如果生产经营收入状况不好,不仅不能自给自足,也不能保证正常人员工资和经费支出,那么它的差额供给比例就大,最大可以到100%,由财政全额供给。但无论差额比例是0,还是100%,这类事业单位依然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差额、全额是由单位性质决定,不会因为某医院经营状况良好,差额比例为0,就被定义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性质;也不会因为某医院经营状况差,差额比例为100%,就改变其单位性质,成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因而,看一个单位是否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只有一条途径,就是看它由机构编制部门颁布实施的《三定方案》规定,《三定方案》会明确规定财政拨款类型,是全额、差额还是自收自支。在机构改革中,因为职能转变,由原来的全额改为差额、自收自支甚至撤销,也会有正式的文件规定。机构职能变化,性质变化,人员供养关系才会发生变化。全额事业单位不会因为编制取消,就变成差额或者自收自支单位。同样的,自收自支类单位,也不会因为财政全额拨款,就变成全额事业单位。如果本来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只是因为收入不善,由财政全额保障,因机构改革被取消编制使用,撤销机构,改制为企业,这是职能定位发生了变化,是不可逆转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实行政事分离、事企分开,不允许再承担生产经营职能,也不允许今后再成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