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09:52:57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抚顺华图
公考的复习计划建议从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往下细分。计划是有弹性的,也可以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简单调整。学习计划是很私人的事,对别人提供的复习方案参考借鉴就好,不建议直接套用到自己身上。所以以下计划只是参考用,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动。
月计划
备考时间通常是3~6个月,当然时间越提前准备越充分。下文举例以6个月为例(备考时间在3个月左右的同学,压缩一下时间就可以了)。
*在刷套题的时候,不建议一天做一套,每周两套行测、两套申论就可以了。一味地贪多会影响质量。一天的时间做题,还要有一天的时间进行错题的整理分析。
下面是每一个月任务的具体说明
第一个月(或五周时间)·基础学习:行测、申论教材都看完。
行测和申论每项都是五种题型,每种题型用一周时间学完。这个任务量对于全职备考的考生或者在校生是很容易完成的,对于在职工作的考生来讲就有些吃力,必须要牺牲掉各种娱乐活动和周末休息时间。复习初期不建议大家报班学习。自学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模块依然不会,此时再有针对性的报班学习效率更高。
第二个月·基础练习:行测和申论都进行题型的专项训练。
行测专项模块书籍很多,挑顺眼的买就行。模块书很厚,没有必要在这个月都做完。模块的题型量大,而且会用基础篇、提高篇来进行难度划分,这一个月我们就做基础篇的。做完后要进行统计分析,看看自己哪个部分错误最多,以及错误原因是什么。
申论也是要按照题型进行练习的。原因①申论每种题型的考点和答题方法都不同,做专项训练会强化我们对题型和答题方法的记忆。因为经过第一个月的学习,我们对题型的划分还不是很清晰,如果此时直接做套题,申论的答题方法就在脑海乱成一锅粥了。(70%以上的同学答题出错都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记得答题方法。)②申论小题的出题方式通常是仅针对于一个材料,不需要看全篇材料,所以用套题也可以直接做专项题型的训练。提示两点:Ⅰ套题中的题型是需要自己去依靠题干进行辨别的。如果辨别不出来,说明第一个月的基础学习不好,需要重新来过。Ⅱ申论的真题是需要反复做的,不差钱的同学可以在上面随意涂抹,用完一套再买新的,经济不太富裕的同学可以在初次做的时候用铅笔轻轻画,不影响二次使用。
第三个月·基础巩固:行测和申论开始按照考试时间做真题套题,每周两套行测、两套申论就可以。
做题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每周各两套刚刚好。过分追求练习的数量会降低学习的质量,因为我们仅是在盲目刷题,到后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题,很容易产生敷衍、厌烦的情绪。没有时间分析错题也会导致错误反复出现,成绩迟迟得不到提高,很打击考生自信心。
做题是为了检验学习成果、查缺补漏,所以做完后更重要的是分析和总结。用行测来举例,我们做完题后一定要统计每个模块的正确率,对比查看自己的弱项在哪方面。具体到每一个小题,就要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并写在题目旁边(或者准备一个错题本专门记录),避免以后犯相同的错误。
第四个月·提升能力:行测和申论都进行题型专项训练的提升篇(或高级篇,叫法不同)。此时,以前做过的题目再进行简单回顾,把重点放在"基础篇"的错题上。这些
题最好再做一次,查看正确率。如果某个模块的正确率依旧没有提升(比如,行测模
基础篇的错题仍然出错,或申论小题采分点依旧比答案少很多,或者大作文仍然在抄材
料),此时必须报班。
第五个月·能力巩固:行测和申论开始按照考试时间做真题套题,每周两套行测、两套申论就可以。行测做模拟题也可以,但申论一定是真题。方法同上,依旧是查看正
确率。如果之前的错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上一个月的题目练习也很认真的话,这一个月
的成绩会比第三个月更好。不但正确率比原来有所提升,答题的速度也会更快。
第六个月·能力定型: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经过小半年的学习,我们的能力会到达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
这一个月并不是"冲刺",而是按部就班地做题(依旧是每周两套,模拟考场,按时完成),保持良好的状态。申论最好做以前做过的真题,并与以前的答案相对比,更能看出自己的能力提升水平。以前做错的所有题目都需要再回顾一遍,查缺补漏。
*如果每一个月都按照计划执行的话,能力一定会循序渐进的提升的。如果每个月的错题量依旧很多,那么不是学习方法除了问题就是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导致学习效率很低。方法有问题的需要报班或者上网找一些指导类文章、公开课看看。学习态度出现问题的要调整好心态。
周计划
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①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开始备考了,就要放弃很多的娱乐时间(状态可以参考高三时期)。如果每天还能轻松拿出一两个小时刷微博或者追剧,就说明状态不够好。
②每个人都需要划分出整块时间(一小时以上的连续学习、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碎片时间。整块的时间用于模块学习、听课和做题。碎片时间用来学习常识、做申论积累,也可以用手机app刷行测题。
③每周留出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进行彻底的放松,和朋友聚会、追剧、逛街等等都可以,调节一下心情。除此之外的时间就要真真正正地留给复习。
注意:
①时间要有弹性,每一项学习计划前后最好都要留出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这部分时间可以去放松休息,状态好的话也可以做一些积累内容。
②如果前一天有突发情况,导致任务没有完成。次日应该先完成原定计划,在此基础上再去把前一天落下的内容补完。如果我们总是先补学以前没完成的内容,那么一切计划都很难按部就班完成,会对我们的自信心产生强烈打击。
注意事项
①申论不要做模拟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做真题不是为了押题。现在的命题特别灵活,想押也押不到。就像国考考过的水的精神、想象力源泉,怎么押都不可能押中啊。做真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尽管每年的材料内容不同,但是答题思路还是有章可循的。模拟题往往难度不如真题,材料内容也十分粗糙。其问题的实质,就在出题人的用心程度上。国考也好,省考也好,题目是众多专家打磨数日的"集智"成果。模拟题根本无法与真题相提并论。所以,模拟题做多了,就会偏离真题的答题本质,也就相当于离我们上岸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②备考的时候,国考、省考题都要做:因为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各省公考的考试大纲都是沿用国考的。尽管题型设置确实存在细小差异,但是答题的本质和思路都是一样的。通常来说,,国考的难度是大于联考、省考的。
③申论作文必须写,不能空想或者只列出大纲:有太多同学除了在考场上答题时以外,平日根本没练习过作文。这就好比一个从未摸过枪的士兵突然被赶到战场上,被迫与训练有素敌人决斗……嗯,你猜谁赢的几率大?答题能力是通过对真题的数次思考和打磨锻炼出来的,肯定不是靠主观臆想就能提升的。
④学习初期建议自学为主,学过一段时间后再针对薄弱项报班:省时省钱,学习效率还高。如果考生决定要报班学习了,请先找到老师的公开课去听、去看。一是看课程内容讲的怎么样。用申论来举例,听完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对材料认识得更深刻、答题思路更加清晰,这种班次是值得报名的。如果一节课中老师用一半时间来吹牛讲笑话,那我觉得这课上的就没什么意思了。二是看老师的教学风格是不是适合自己。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讲课节奏和言语习惯,有些老师的普通话可能会带有地方口音,这些也都是考生衡量是否报课的考虑因素。
⑤申论的"参考答案"建议综合多家机构之所长:首先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官方的给分标准和标准答案至今从未公布过,以后也不会。各个机构给出的都叫"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是机构老师整理总结出来的,供大家参考用,而不是权威版本。所以,各个机构的答案有出入是正常现象。那面对版本不同的参考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下四点。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答案时,我们可以多参照一些机构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综合整理、博采众长,没有必要只听信"一家之言"。
B不要过多纠结于争议题。
C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我觉得是最最重要的。对答案的意义并不完全是看自己的采分点有没有找全、行测一共错了几道题,更重要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题目设置的考点,思考答案为何这样呈现。在此用大作文来举例。对于大作文而言,最重要的是论点的确立。论点决定了我们的文章是否跑题。针对同一套真题,作文或许有不同的写法,但是中心论点一定都是相似的。我们可以参考多家机构的范文来确定自己的论点是否正确(一般大机构给出的中心论点要比小机构准确得多)。在确认自己的作文没有跑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看范文的论据填充(论据如何展开、运用何种论证方法等)、开篇结尾的写法、材料内容的运用以及亮点内容的添加。然后对比自己的文章找不足。另外,对于机构给出的范文来说,大家也不要盲信,并不是所有的范文都正确、都精彩,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判断。有些机构的文章看上去辞藻华丽,实质内容简单、思路单一,这就相当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判断机构范文好不好,我们首要看的是内容的呈现,而不能被强势的排比、雕琢的文辞迷惑。
(编辑:抚顺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2022国考之虽然公务员考试很公平但不是普通人能玩的游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