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09:49:57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抚顺华图
是什么,决定了你公考能不能上岸(终极学习法—费曼学习法)
2021-03-25 08:40·大家公考公务员考试读完这篇文章,大概需要花费你30分钟时间,(或者你可以随便看看图以及加粗关键字)
希望看完能引发你的思考~(于是我们从灵魂三问开始)
Q1:请思考,上岸同学和没上岸同学的区别?或者是高分学霸和低分学渣的区别是什么?
A:有人说,是努力勤奋或者还有一分的运气。但我认为,最大的差别是学习观的差别。
这个才是决定了你是否优秀,或者脱颖而出的关键~
《学习观》从“为何学习”到“如何学习”
Q2:你真的会学习吗?什么是好的学习观?
A:类似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影响人一生的关于学习这件事的观念。
好的学习观比较模糊,我总结了六个方面:
①端正的学习态度。主动地学习和被动的接受有本质的区别。
就像我朋友的老妈,自动洗衣机捣鼓了这么多年,还是经常出问题,自动麻将机买回来一个月,都会自己修了,现在听个响就能知道哪有异常了。
因此,要端正学习的态度,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端正考公的态度,既然已经开始正是准备了,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
②有效的专注力/注意力。专注力/注意力是人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考试分心跑神的人,绝对考不好。看视频又刷手机的人,视频等于白看。
因此,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有效专注力/注意力。学习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时候,请把手机拿开。或者学习前可以,洗个脸/冥想一会儿,通过一个固定的方式来提升学习的仪式感,进而提升专注力。
③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考公也是。
高效率地灵活地学习好过,低效率地死记硬背。提升学习方法,比如可以运用后文的“费曼学习法”。
④制订学习计划。长期计划表+每日作息表是法宝。
每个人的自身状况不同,学习计划也不一样,要分析自身不足,查漏补缺,采取特定对策。不会的也能请教一些厉害的小伙伴~
⑤做题实战。千言万语不如一践
每周的模考一定要参加,每天都要做题,才能保证一个良好的做题的题感。
⑥经常反思总结。每个人自己的错题本就是最好的提升宝典。
这里的反思总结,不仅仅是错题,还能是思维导图,自己总结的一些模块小技巧,甚至你的好的总结还能发到社区,和大家共享。
(PS:学习≠刻苦,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学习观念,将兴趣和学习结合才是王道)
Q3: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
世界两大最好的学习法(我认为)
TOP 1 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的学习技巧确实在实践上有很高的价值,也有许多人从中受益,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就是Scott H.Young,他利用费曼技巧,在一年内自学完 MIT 计算机专业的全部 33 门课程。
他曾说过: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That means we really don’t understand it. 如果不能把一个概念讲得让小学生也能听懂,那说明我自己也不理解它;即: One can only learn by teaching. 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学会什么。
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
帮助别人即是帮助自己,以教促学~
1、费曼学习法 - 思维导图:
2、费曼学习法 - 运用场景:
第一步,明确目标。
比如你碰到个新术语、新概念,不了解它的意思。
于是你决定弄懂它,于是你开始查资料、问其他人,这就是输入的过程
第二步,以教促学。
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前坐着一个小白,讲给他听,并让他容易理解
把在第二步中,遇到的问题,解释不顺畅的部分,自己也一知半解的部分记录下来,统统记录下来,
随即,用第二步的模式,逐步把这些部分阐释清楚,梳理清楚。
这样下去,你一定会得到最初学习目标的解释。
第三步,化整为零。
拆解知识点,并逐个突破。
第四步,总结提炼。
简化,可以利用一个技巧:类比/比喻。
这种类比可以让你的理解更为牢固。
比如:枯燥的知识也能变得更有趣
形象思维在学生技能学习上的促进作用,此外,它还能提高人们的创造力
用自己的话,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不带行业术语,说给老人小孩听,要说人话。
当这两类人能听懂你所说的话的时候,那说明你真正掌握了费曼技巧。
3、费曼学习法 - 流程:
费曼技巧是有一个循环、重复性的流程,是不断内化的一个过程,你的每一轮教学对知识都是一次吸收。
4、学习层面
TOP 2 刻意练习法
刻意练习法,利用人脑的习惯特征去学习,适合一些技能练习,比如说跳舞、运动类 ,或者练习大脑记忆、学习弹钢琴等等,需要后天反复练习培养的,做到熟能生巧。参考《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
1、练习的层次
关键点:
1、努力寻找训练体系(先找高手要到该领域的心理表征,然后基于表征关键词去构建体系)
2、放慢速度,重复训练(精准地体验、感知、学习该技能环节的状态,尽可能感受训练的所有细节,这是一种“精进”的训练方式)
3、强化反馈(对待反馈的做法,是记录、复盘、分析、总结,然后再尝试,不断靠近标准的过程)
4、拒绝自动完成(刻意练习的过程经常会乏味也充满挫折,一旦使用经验解释系统进行解释,很多人就会用“感觉我会了”来自动完成训练,从而掉入寻常训练的状态下)
2、刻意练习-流程
周期性复习,是因为你要是想真正的学会一样东西,需要一段持续性的接触,以免忘记,当然如果是非常非常熟练了,则没有这个必要。有的人“屡教不改”的罪魁祸首就是遗忘,务必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保证自己的知识留存率。
3、四大原则
综上,刻意练习应当是”有目的的练习“,在学习时,请悉知以下四大原则:
(1)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选择目标)
(2)目标明确。并且适当目标拆解,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制定计划去达成(也是为了下一步的专注,做事没有针对性会走神)
(3)专注的练习状态(一心不能二用,搭配精力管理和科学的休息方法)
(4)及时有效的反馈(搭配导师和自我反馈,根据反馈做出纠正)
学会辩证思维,做个优雅的“杠精”
辩证看待,合理质疑
一万个小时定律说:只要你在某一个领域投入一万个小事就能够成为世界级别的人才。
这也只是个看起来很美的想法
我们骑自行车,骑了十多年了,怎么都没有成为自行车花样骑手?我学了十几年的英文了,怎么还听不懂英语电影?写不来英文论文?很多人说了一辈子话也都还没有会说话?楼下的老大爷下了很多年象棋了吧,怎么还是臭棋篓子?经常为了要悔棋而吹胡子瞪眼。打乒乓球吧,可也仅仅是到会打的水平,然后就再几年时间都再难提升。多少人有了十几年的经验,都没有成为专家。在工作领域里,都是几十年,有的成为了专家,有的还只是初级水平
当一万个小时定律无法解释一些现象后,于是提出了第二个理论,叫做“刻意练习”。但是,补充的理论看似正确,但是生活实践起来却有大量的限制,浮躁的心态、人性的懒惰,以及生活中各种的诱惑。
1.资源限制
比如网球名将李娜和她的团队,在她鼎盛时期一年的费用大概700万。她的教练是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这位世界知名教练培养出曾七次夺得大满贯的比利时名将海宁。李娜的体能教练是德国人阿历克斯。她的经纪人是体育营销巨头IMG副总裁麦克斯·埃森巴德。各位名师、教练的随时指点、团队给她制定出符合自己定位的训练方法,拥有大量的训练资金,以及拥有各种各样的训练设施。
刻意练习很正确,但是我们普通人上哪去找名师指点?如果低水平的老师指导,可能越练离目标差的就越远。而资金更是少的可怜。
2. 动机限制
很多人的能力受限制,只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再难往上升了。
因为刻意练习是枯燥的、乏味的重复性训练。付出大量精力、体力、时间。会带来的心理疲劳,所以每个人的刻意练习都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的能力只达到够用的状态,就是因为外界给我的压力没有了后,我们自己就就放松下来了。很难很难达到什么世界级别水平,提升真得不是件容易轻松的事情!
3. 努力限制
而且刻意练习是长时间,旷日持久的投入。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每天都枯燥重复性练习,那真的没有几个人坚持多久的。
每个人都有低谷期,一旦遇到挫折,或者进入瓶颈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就会陷入怀疑、困惑、失望。
永远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就像我们上学时,每次都把作业放到最后,实在做不完了再去写。熬夜到很晚,第二天上学后,为了防止老师检查作业,而早早到学校里面,借别人的作业抄。
(编辑:抚顺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2022国考之公考行测做题技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