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09:20:14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抚顺华图
因为一个错别字,我被调离单位。乡镇工作10多年,今年初,多方使力,我荣幸借调到上级单位工作。工作嘛,自然是许多单位都缺的文职岗位,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因为在这里熬几年,还是妥妥的有进步的。
就这样,我安安稳稳的坐电脑跟前和文字打交道,虽然颈椎有点难受,我还是坚持着。半年了,听说现任领导准备把借用的一批人正式调入,名额里是有我的。只要具体上会沟通,走程序就行了。我听了这些小道消息,觉得这半年没白干,满心地等待着正式调入。
可事情往往出乎人意料,借用单位领导毫无征兆地提拔了,而且去其它市任职,调入这事儿就无奈的没有了下文。大概一个月吧,新领导来了,了解到单位人员组成结构后,调入这事儿又提上了日程,大家都知道空缺少,借调人员多,所以就都卖力表现,暗地里也多方想办法。
一般来说,新领导是不会推翻原来已经初步列出的拟调入人选,最多是再等等。而且,这位新领导感觉待人挺随和,有时候还主动和我打招呼。一切,看似顺理成章。然而,因为一个错别字,我却成了名单外的人,还被点名大会批评,明确调离出去,退回原来单位。
那是,一项工作需要发文,并且在会议上印发,我起草,按惯例应该主任把关审核,可是主任又是出去了,文件又必须马上印发,于是主任让我去找分管领导审核,我便去了。分管领导看了看,也没发现毛病,就说你再看看错别字、排版格式,没问题就印发吧。
结果,到会议上才发现有一个错别字,而且是参会人员指出的,我忙中出错,把文件标题的“禁烧”打字成了“焚烧”。这下,新领导明显脸色变了,会上没说什么,会后多次借题发挥,还拿我做反面例子。这下,大家都警觉起来,工作细心再细心,怕被当做典型。我呢,也成为笑谈,想解释却也知道说不清楚。
笑谈就笑谈吧,这也没什么,可偏偏是在单位调人的关键时候,真是点背。调入的事儿彻底黄了,还被领导杀鸡给猴看,调离了。
灰溜溜回到乡镇,再见原来的同事们,感觉头都抬不起来了。好好的事儿,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同事经历)
工作失误,本是不可避免的事儿,但如果问题出在关键时候、关键事儿上,那么就真的是问题了。一个错别字,却影响到了自己的发展,确实让人糟心。
不过,已成了事实,那么就要汲取教训。也没啥,时间是最好的消化剂,没多久大家都会忘了的。再说了,不办事也就谈不上犯错。想想自己,类似的失误,谁又敢说没发生过。重要的是,不要陷入自我否定中,从此一蹶不振、畏手畏脚,开始混日子,这就是被自己打败了。个人觉得还是要做好这几个方面:
第一,改。错了一次,就不要在同一个地方错第二次。离开了上级单位是损失,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现在的单位,从此以后更用心、更细心?那么是可以成为领导口中的正面典型。
第二,稳。说到底,领导也是需要干活的。遭遇了挫折,就是考验你心态的时候。只有遇事机稳重、从容,才能把事干好。就像错别字,许多时候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发现,所以,这方面确实是需要加强的。
第三,言。出现了失误,就应该赶紧去和领导认错,别看简单的认错,这可以告诉领导两个信号:第一,你比别人干事多,老实人;第二,你听话,听话加上干事,有领导不喜欢的吗?即便犯了错,也不至于把你调离吧?
最后,有为才有位,挫折没有可怕的,怕的是真正没有才能。
(编辑:抚顺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