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0 08:31:01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抚顺华图
学弟本科毕业那年考上了县直机关的选调生,先是驻村锻炼一年,接着又到乡镇工作一年,两年后考核优秀,回到县直机关工作。
学弟也称得上“寒门贵子”了,农家子弟一举考上了“985”大学,靠勤工助学顺利完成四年学业。
学弟工作上踏实肯干,加之文科专业出身,文字功底好,经常加班加点写材料,没多久就成了单位小有名气的“笔杆子”。
三年前,学弟获领导推荐,有机会借调到市委组织部工作,电话询问我是否值得去?
我告诉他,借调到市委组织部的机会难得,值得努力一把,不少基层干部就是走借调之路,凭借个人过硬能力素质和借调期间的出色表现最后顺利调入借调单位的。一旦成为了市委组织部的干部,绝对优势明显、前途光明。
一是提拔晋升快,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市委组织部作为管“官”的职能部门,对辖区内干部提任正处、副处实职和晋升一至四级调研员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人事建议权,组织部内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干部,基本上不愁提拔晋升的机会。
二是社会地位高,有着“见官高一级”的优势,在体制内的影响力较大。组织部的干部在对外交往中往往能让人高看一眼,体制内人员需要用到组织部的地方甚多,所以组织部的干部要去找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办点不违反原则的私事还是颇具便利的。
学弟听了我的分析,斗志昂扬去了市委组织部借调帮助工作。学弟很能吃苦,虽是组织部的“临时工”,干工作却毫不含糊,接手的任务都精益求精完成,三天两头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让分管部领导和科长十分满意。
借调一年后,学弟原本要返回老单位工作,分管副部长却做他工作,动员
他继续借调一年,说部里很快就会空出编制来,到时候把他调进来。
于是,学弟又续借了一年。哪知没多久,遇上机构改革人事冻结,市委组织部也不能调入干部。等机构改革完成后,学弟为了争取留下来,又再一次续借一年。可没想到,等组织部启动进人程序时,原本十分赏识学弟的分管副部长已高升到市人社局任一把手,最后因为无人力顶,学弟没有竞争过另外一个借调干部。
借调市委组织部三年却未能如愿留下,学弟郁闷地回到了老单位。此前,老单位的同事都以为学弟铁定会调入市委组织部的,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然也会有人对学弟冷嘲热讽,让学弟愈发苦闷。
说实话,我当时都很过意不去,毕竟当初我也是力劝他借调的,无奈机遇和运气不佳。不过,我还是劝学弟别有思想包袱,借调三年并非全无收获,至少个人的视野见解、能力水平等都有了长足进步,这些也是今后仕途发展的立身之本和晋升之基。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在学弟的仕途被普遍看跌之时,他却迎来了意外惊喜。原来,赏识器重学弟的那个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升任市人社局局长后,得知学弟没能留在市委组织部,爱才惜切,便直接把学弟调到了市人社局。三个月后,市人社局局长又力主把学弟提拔为副科长,让学弟实现了由县直到市直、由科员到副科长的跃升,这个双重惊喜真是让学弟喜出望外、感慨不已。
市人社局局长无疑是学弟职业生涯中的贵人,但平心而论,人社局长与学弟非亲非故,要不是学弟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人社局长的青睐和赏识,学弟也难有这样的双重惊喜。越努力越优秀,越优秀越幸运,此话还真不假!
(编辑:抚顺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