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19:11:19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未知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教师资格证,军队文职,医疗类备考文章,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抚顺华图或者关注抚顺华图微信公众号(抚顺华图),抚顺华图咨询电话:024-57821888。
前几天,在《听说即将毕业分配的你,很焦虑》(点击即可阅读)一文中聊了聊今年的平行志愿该如何面对,主要是给正处于这个阶段的战友一些建议,提醒一些注意事项。
今天,笔者想以一名过来人的身份,谈谈“毕业分配”,给大伙一些更加全面和多维的认识。
其实,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就一条——毕业分配,要认真权衡选择,但它绝不是你军旅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是讲几个人的故事,用他们毕业之后5年内的经历,来给大伙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小A,2015年毕业分配,综合素质排名全连第一。
按照当年新出的分配规定,小A选择去了某军区的兵种训练基地。
大家都觉得训练基地这种单位非常爽、非常舒服,而且又在省会城市,都觉得小A日后的人生是一路坦途,也会在大城市赢取白富美,站上人生高峰。
此刻,5年过去了,小A在哪里呢?
这个答案,暂时不揭晓,先说说这5年小A在基地过得咋样。
首先,训练基地跟野战部队不一样,作为训练机构,它在人员管理、日常训练、备战打仗方面的力度和强度,要比野战部队低很多。
所以,当年刚刚进入基地的小A感觉是真的非常舒服,也没有经历过同批分配到基层作战部队同学所经历的严苛管理、调职的绝望。
其次,照理说,基地的调职晋升是非常顺畅的,特别是在副连调正连的时候。
对于野战部队的战友来说,某些区域内的部队,干满4年副连能调正连,就算是非常优秀的了,而对于基地的干部来说,3年调正连,算是正常吧。
可是,小A遇到了一个喜欢压干部的领导,明明满3年就可以调正连了,非得压成3年半才给调,对此小A也是一点脾气也没有。
到了正连之后,基地的弊端就会逐渐显露。
首先,基地的机关是降格的,虽为副师级单位,却是团机关的架构和编制数,这意味着机关的位置非常少,想要去机关任职、了解机关的办事流程、学习一些机关的套路、给自己增加更多的阅历,还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在基地,从正连到副营还是蛮难的。编制的数量摆在那里,如今机关都严格按比例确定编制员额,那么多基层的正连,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十分清楚竞争压力之大。
第三,基地在改革之后,都成为了x区路军直管的单位,上面没有集团军这一级机关,因此想往上级机关走,进一步提升自己军旅职业天花板,也是非常不容易。
第四,这一类训练基地大多在城市郊区,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军官,如果没有很强的个人能力、过硬的家庭背景,或是足够的人格魅力,想要在大城市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是极小概率事件了。
今年,小A把上述问题全部想清楚之后,提交了申请,回到了老家的预备役部队。如今,虽然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小城市,但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但是,绝对不是5年前分配时,所能想到的,也非当年想要的。
小B,2016年“4+1”毕业,综合素质排名第10。
小B分配时,全队100个人,就只有3个基地的名额,剩下的就都是野战部队了。
所以,从第4名开始,挑选的时候,基本上就只能挑部队的驻地了,哪个城市好点、哪个驻地离自己家近一点。
小B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挑选了一个距离自己家200公里的部队。
可是,到了之后发现,离家200公里跟20公里,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是车程多那么两个小时,其他的,都是一样的——
不休假,你别想回家!
轮休?不好意思,你先把排长干明白了再说吧!
小B毕业后,发现排长要干满4年,才能调副连长;还有干了5年排长,副连长都没调上的。
小B跟刚刚毕业的战友们一样,非常绝望。每天不是盘算着过多少年能转业,就是别负能量所填满,然后再释放副能量。
不过,后来当兵锻炼、排长集训、正式任职……一路忙起来之后,小B就逐渐开始变了。
他不断地读书、写文、锻炼,有好的身体,也有冷静的头脑,更有着对机会的敏锐,还有着日复一日、任何时候都对完成任务标准的坚持……
逐渐地,小B在同批的排长里脱颖而出——
最先去机关帮助工作;
最先出去学习;
最先……完成了调动。
需要交代的是,小B也是平民家的子弟,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经历过基层的煎熬,经受过老野的绝望,受过老兵、纠察和连主官的欺负……
可坚持自己擅长的事儿,构建自己低调踏实的人设,抓住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给领导留下印象,久而久之,他成了领导心中“值得培养的干部”。
至于当年的分配,早就感觉不重要了!
两个前几年毕业分配的学员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大伙什么感受。
简单地通过这两个故事,分析一下“分配绝不是你军旅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论断。
首先,作为学员,受阅历和对部队的认知所限,我们评价单位好坏的维度太过单一。
毕业分配时,绝大部分学员评价单位的标准基本上就是三个:
单位的性质,是海、空还是陆、火,是作战部队还是训练机构,是基层老野还是后勤保障单位;
单位的驻地,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是市区还是郊区。
而等我们到了单位之后,就会发现,单位所谓的好和坏,远非这两个因素可以判定。
而单位的风气、在所属大单位里面的地位、单位所担负的任务、单位领导的风格个人好恶……这一系列的因素,才是决定单位对于个人来说,是好是坏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切是作为学员的我们,所无法知道的。
其次,事才有定论,人永远是会变化的。
都说风水轮流转,人也是这样的。分配这件事,你排第几名、你选择了什么 、组织把你安排到哪里,这是具体的事儿。
这些事儿,定了就是定了,但是这也仅仅是定了你军旅生涯的起点。
你这个人日后发展的如何,你往后的人生路到底会怎样,谁也不能去下结论——别人不行,分配的单位不行,你的队干部不行,只有你自己可以。
你若觉得分配的地方不行,那就奋发努力、好好干,总有适合你的机会,让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第三,特别的努力、特殊的机遇,才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人生。
很多人或许都会觉得前面两个例子,属于特例,不具备普遍的意义。
的确,我承认,前面的例子,确实有点特殊。
但是,前面的例子是真人真事。
而每个人,都是要活成自己的,每个人都得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那种“排长-副连长-主官-副营长(旅以下副营参谋)-转业(自主)”,太过普通、太过大众的路,不需要我们去讲,大伙自己也都能知道。
小A和小B的同学,更多的还在基层摸爬滚打,好一点的是连长指导员了,差一点的还是排长,这一点我们得承认。
可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俩大部分的同学,在学校和部队时候,都只是付出了大伙都能付出的努力、遇到了大伙都能遇到的机遇,最后也成为了跟大伙差不多的人。
而你,此刻看文章的你,如果有点不一样的想法,就要注意了,在搞好毕业分配的同时,更该清楚,这是你军校生涯的终点,却只是你军旅生涯的起点,往后的路怎么走,自己得好好打算打算了!
讲完小A和小B的故事、做完简单的分析之后,关于此次“分配规则”的调整,还有几条信息,想跟大伙分享——
第一,分配改革只是第一步,最根本的还是要改革干部选调任用、晋升的陈旧规定,打破“分配定十年”的常态,让边疆的干部们也看到点希望,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目前,关于干部的选调任用方面的改变,其实正在推动,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推到哪里、推进到哪一步,那就不是现在能够说清楚的。
第二,边疆部队罕有优秀的学员选,不全部是“按绩排序、按序选岗”的问题,而是待遇不足够多、任职资格不足够强、轮岗制度不够普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试想——
若是实行任职资格制度,今后晋升校官以上军衔必须有艰苦地区服役经历;
若是大幅提高艰苦地区待遇,用优厚待遇吸引人才;
若是缩短艰苦边远地区干部晋升时间;
若是可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让边远地区干部在服役一定时间后,有机会到内地城市……
通过更加全面的政策配套,打破“分配定十年”的常态,那么会有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愿意去到边防和一线!
第三,事情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分配规则也是如此。
就笔者个人而言,2015年的分配规则,对平民子弟是最为公平的,其进一步调整的思路,应该是将其中由院校和学员队的“综合素质评定”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以减少人为操作的空间。
可是,现在这个方向,给人的感觉是反着来的。
对此,我们要相信顶层的决策意志,最终还是会在最大范围内,给共和国初级军官,一个公平的竞争起点。
尽管,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公平。
如果,看完这两篇文章的你,依然为军校毕业分配而焦虑,那前几天,正好是中考查分和高考查分的时候。
想一想——
7年前,你中考成绩多少,当时的兴奋或者悲伤,此刻还有吗?
4年前,你高考成绩多少,当年的激动和欣喜,此刻犹存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此刻的焦虑和煎熬,其实也没事,用不着4年和7年,肯定会消失不见的!
(编辑:抚顺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