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11:30:42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抚顺华图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教师资格证,军队文职,医疗类备考文章,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抚顺华图或者关注抚顺华图微信公众号(抚顺华图),抚顺华图咨询电话:024-57821888
我,85后,乡镇事业编人员。
8年前,我还是乡镇党政办的一名科员,后来机缘巧合,因为一篇新闻稿,被县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赏识,就把我调到了县里边工作,在这位老副部长分管下从事宣传教育。
从此,我对这位副部长的知遇之恩,一直记在心里。
今年,单位办公室主任提拔走了,在这位老副部长的推荐下,加上自身工作能力,我成了办公室主任。而且很快,我得到了分管办公室的另外一位年轻副部长的认可。
不过,没过半年,我慢慢感到,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副部长和我渐渐疏远了。
一番侧面了解,我才知道现在分管办公室的年轻副部长和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副部长有些私人恩怨,而老副部长觉得怀疑我倒向了年轻副部长一边。
引起误会的事儿,也简单,老副部长也和别人旁敲侧击过我。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下班时间到了,天突然下起雨来。我开车刚走出单位大门,就看到年轻副部长打着伞走着,于是赶忙停下来,招呼着,送他回家。
而事实上,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老副部长就在路的对面,不过我却没看到他正在淋着雨,就这样误会产生了。
大概是真的生气了,老副部长多次在私下里和别人说:“看错了人,说有些人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谁对他有好处,他就巴结谁。”
我呢,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直到有同事把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我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解释吧,太矫情;不解释吧,我就不是这样的人。而且以后想提拔,还得老副部长提携。(同事口述)
今天祥子就和老友们聊聊这个事儿:
首先,单位里上下级相处,产生误会是很常见的。但如果处理不当,误会便会成为矛盾,有可能反目成仇,这无疑对下级是很不利的。
上级误解了你,有他主观因素,更有客观原因。想一想,领导每天事务繁重,又不可能主动找你谈心,所以他只能通过他人的汇报、一时的印象、或者是故意的考验,来了解你。
这样,他对你就不可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个小事,来感性的认识你,这就难免会产生误差。
也就是说:上下级,存在着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他不和同级之间一样每天摸爬滚打,没有对你有一个相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判断事情上,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绪,进而做出一定的推测。
第二,出现了误解,作为下属,最明智的态度就是积极、主动地消除它,改变定形之见。
1.日常就和没事一样。不管是单位还是大街上,和老领导碰面,都要主动热情打招呼,即便能看出领导有点不爱搭理你,也要有礼貌的微笑。
在面子上,表明自己时刻没有忘了老领导的知遇之恩,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2.多说老领导好话。明面上,合适的场合多说说老领导当年对你的提携,表示很感谢老领导。背地里,对别人也经常说老领导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跟着老领导长进了不少。
听到有人说三道四,尽力转移话题,说老领导的好。这样,迟早会传到老领导耳朵里,他听了肯定会对你有新的看法。
3.主动面对彻底消除误会。这里一定要挑一个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氛围。可以是一起出差,也可以是私下小聚,以诚动人。
不怕重复,解释当时的情况,希望老领导不要怪怨。领导听多了,自然明白了你的诚心,也许你们的关系会更好。
最后,职场做人难,做下级更难,做几个人的下级更难,上级们有矛盾了,下级难上加难。
有时候,不经意间得罪了领导,自己却浑然不知,等到发现了,为时晚矣。我是祥子,老友们有啥好建议,欢迎交流分享。
(编辑:抚顺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